首页>潮品 > 列表
  • Pocket 2来了!科技创新助“小折叠”成“主力机”

    2月22日,华为全新小折叠旗舰手机HUAWEI Pocket 2正式发布,发布仪式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公布了一系列最新数据:华为折叠屏市场发货量第一,市场份额51 2%,连续四年占据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2024-02-26标签: 科技 创新 主力
  • 太赫兹生物传感器能以极高精度检测皮肤癌

    英国玛丽女王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科学家携手,利用太赫兹波开发出了一种革命性的生物传感器,其能以非凡的灵敏度检测皮肤癌,为癌症的早期检测开辟了新方法。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旗下《IEEE生物医学工程汇刊》。
    2024-02-26标签: 精度
  • 新型生物传感器准确高效测定肉类新鲜度

    据最新一期美国物理联合会《AIP进展》报道,越南科学技术学院、越南国立大学、河内科技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生物传感器,可使用氧化锌纳米颗粒修饰的石墨烯电极来测量猪肉的新鲜度。
    2024-02-26标签: 新型 高效 肉类
  • 微创无线脑机接口取得新突破 高位截瘫患者实现用意念控制电脑光标

    在患者的注视下,一个红色小球向着屏幕另一端的蓝色小球缓慢移动、接近、重合。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贾旺教授团队联合清华大学洪波教授团队,利用微创无线脑机接口帮助高位截瘫患者成功实现意念控制光标移动,这也意味着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迎来又一个突破性进展。
    2024-02-23标签: 实现 患者
  • 我国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通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首次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从无症状期到有症状期脑脊液和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阐明了AD发病出现生理病理变化的关键时间节点,为靶向Aβ(β淀粉样蛋白)等相关病理蛋白的抗AD新药提供了时间窗指导。
    2024-02-23标签: 我国 研究
  • 我国绿色低碳电力电缆装备开发取得新进展

    记者2月22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联合国内石化企业、电缆厂和高校等上、下游单位,采用“问题导向、产学研用联合、跨学科协同”的创新模式,全面开展聚丙烯电缆料性能提升、电缆制造和评价方法研究。研究团队历时5年,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
    2024-02-23标签: 我国 绿色 装备
  • 深度学习系统可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进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该病初期症状隐匿,病情严重时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甚至失明。由于不同患者病情进展存在较大差异,每位糖尿病患者患DR的风险和时间难以准确预测。如何高效精准诊断DR并评估其进展风险一直是一大难点。
    2024-02-23标签: 系统 深度 进程
  • 仅靠一张膜就能实现癌症分子分型诊断

    近年来,中外科学家都在想办法从血液中准确找到循环肿瘤细胞。日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磊团队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生柔性膜。这种膜不仅拥有“火眼金睛”和“智慧大脑”,可以准确“生擒”循环肿瘤细胞,还具有媲美人体环境的仿生机制,能将循环肿瘤细胞毫发无损地带回,并在实验室“释放”出来用作进一步检测。
    2024-02-23标签: 实现 癌症 分子
  • 华龙一号再传捷报!中核集团漳州核电3号机组核岛开工

    2月22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再传捷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序幕全面拉开。
    2024-02-23标签: 集团 核电 漳州
  • 磁化+紫外线让灌溉管网告别污垢困扰

    22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李云开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水研究》在线发表了题为《磁化-紫外线联合控制农业灌溉管网系统附着复合污垢》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磁化-紫外线协同控制农业灌溉管网系统附着复合污垢的绿色高效新方法。
    2024-02-23标签: 管网 污垢
  • “羲和号”助力发现太阳喷流磁场结构的形成过程

    近日,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合作团队利用“羲和号”卫星的Hα光谱成像以及美国太阳动力学天文台的数据,发现太阳大气中一种特殊磁场位型的形成过程及其内部能量变化,这为太阳喷流过程中的能量储存和释放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快报》的“羲和号”专刊。
    2024-02-23标签: 助力 结构 磁场
  • 我国科学家在大陆地幔中发现来自海洋的锂元素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利用矿物原位锂同位素分析法,该所科研人员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幔橄榄岩中的锂含量和锂同位素组成。他们发现,海水中的锂元素可以经过扩散作用进入地幔橄榄岩。这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报告》。
    2024-02-23标签: 我国 科学家 海洋
  • 香港科研人员研发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新技术

    香港科技大学19日在香港科学园举行记者会,介绍由该校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
    2024-02-22标签: 香港 新技术
  • 神经与血流信号转换成钢琴与提琴曲——配乐“电影”将大脑活动可视化

    复杂的神经元数据可以转换成视听格式?没错,其甚至能成为带有配乐的“电影”来方便人们探索,并帮助解释大脑执行某些行为时发生的状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蒂博多团队在21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介绍了这项技术。
    2024-02-22标签: 活动 大脑 信号
  • 全国首套电力储能电站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研制成功

    近日,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联合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溧阳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的全国首套电力储能电站用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成功研制。这标志着国内在大容量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研制方面取得了标志性突破,将有力推动钠离子储能行业发展。
    2024-02-22标签: 全国 系统 电池
  • 我国首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的芒果品种实现成果转化

    近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获悉,由该院园艺研究所和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芒果广西百色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百色站”)团队自主选育的芒果新品种“桂芒一号”新品种权累计以260 1万元实现成果转让,“桂芒一号”也成为我国首个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证书并实现成果转化的芒果品种。
    2024-02-22标签: 我国 成果 实现
  • 高精度玉米生物量估算模型预测精度超80%

    21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节水高效灌溉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构建了玉米地上生物量高精度估算模型,可实现不同肥料管理模式下玉米地上生物量快速无损估算,预测精度超过80%。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农业计算机与电子》上。
    2024-02-22标签:
  • 安徽大学助农团队送技术、装备到田间  作物“守望者”托起乡村“智”富梦

    冬日里,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的田间地头,时常能见到一支特殊的队伍利用遥感技术,帮助当地农民进行病虫害防治。
    2024-02-22标签: 技术 团队 乡村
  •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森林生长

    地震后,森林生长如何变化?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通过研究全球树轮年表与1900年以来地震事件的时空关联,该所科研人员发现,地震可通过改变地表结构,影响降水再分配过程,从而影响长期树木生长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地球科学》杂志。
    2024-02-22标签: 我国 结构 森林
  • 氢氦分离装置可提取纯度99.999%以上高纯氦气

    记者21日获悉,由中国有研集团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研工研院)自主研发的氢氦分离提纯装置近日成功应用于山西吕梁的天然气闪蒸气(BOG)提氦一期项目,经历长时间、低温环境运行考核,成功产出99 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
    2024-02-22标签: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