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 科学家找到原因

    记不清刚说过的话,想不起刚做过的事,认不出陪伴身边的人……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全球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有着“脑海中的橡皮擦”之称。
    2022-03-04 分享
  • HPV疫苗二价就“够用”,尽早接种更重要

    3月4日是国际HPV知晓日。HPV是人乳头瘤病毒,其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感染HPV会导致罹患宫颈癌。
    2022-03-04 分享
  • 挖耳“神器”或许让耳朵更受伤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部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2022-03-04 分享
  • 我国科研团队揭开结直肠癌“改造”巨噬细胞的新机制

    3月3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研究所黄朝晖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黄胜林课题组联合开展科研项目,揭示了结直肠癌细胞利用巨噬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具体机制,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Science上发表。
    2022-03-04 分享
  • 我国自主研发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3月3日,南京传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宁举行媒体发布会,其自主研发的细胞治疗产品西达基奥仑赛(英文简称Cilta-cel)近日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2022-03-04 分享
  • 河北发现东亚地区已知最早人类加工颜料遗存

    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2022-03-04 分享
  • 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云南科普宣传活动多样化

    2022年3月3日是第九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云南省的宣传主题为“拯救濒危动植物,共创生态彩云南”。
    2022-03-04 分享
  • 研究发现苹果花青苷的合成调控与miR172有关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苹果种质改良团队和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PFR)合作,解析了miR172负调控苹果花青苷的合成机制, 为miRNAs在苹果园艺性状改良上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2022-03-04 分享
  • 专家建议完善我国商品材产业体系

    日前,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共同完成的《完善我国商品材产业体系的思考》刊发在《世界林业研究》上。
    2022-03-04 分享
  • 严防外来物种入侵 用科技织牢国家生物安全防护网

    海关动植物检疫工作是守护国门生物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和屏障。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2021年海关组织开展“国门绿盾”专项行动,在寄递、旅客携带物渠道截获外来物种等活体动植物8473批次,同比增长98 43%。
    2022-03-03 分享
  • 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法,距离成为艾滋病克星还很遥远

    近日,一份来自美国研究团队的报告似乎又让这个距离缩短了一大步。报告显示,一名来自纽约的女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通过CCR5Δ32 Δ32突变的脐带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停止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后14个月,体内依然检测不出HIV。这名“纽约病人”也是继“柏林病人”和“伦敦病人”之后
    2022-03-03 分享
  • “药物工厂”可在体内6天根除小鼠癌症,免疫疗法或于今年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据《科学进展》杂志2日在线报道,美国莱斯大学的生物工程师表示,他们使用针头大小的可植入“药物工厂”持续提供高剂量白细胞介素-2,在短短6天内根除了小鼠体内的晚期卵巢癌和结直肠癌。该疗法或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人体临床试验。
    2022-03-03 分享
  • 张锋团队赢得“基因魔剪”专利之争

    2月28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根据该决定,加州大学不再具有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博德研究所则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CRISPR的专利。这一决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CRISPR专利纷争。
    2022-03-03 分享
  • 食脑变形虫揭示生命多样性与进化史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最近在《当代生物学 》杂志发表论文称,一种名为内格列菌(Naegleria)的变形虫进化出的微管蛋白组比以前认为的更独特,可用于特定的细胞过程。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食脑感染的治疗方法,更好地了解地球生命是如何进化出如此丰富的多样性的。
    2022-03-03 分享
  • 委员、专家呼吁构建全周期地中海贫血防治体系

    日前,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在上海共同发布了“中国重型β-地中海贫血成人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2-03-03 分享
  • 科研表明现代原始等级裂腹鱼类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北部

    近日,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闫德飞教授团队对采自柴达木盆地渐新统中一批新的裂腹鱼类化石(距今约3000万年)进行了研究,通过与相关现生及化石类群的骨骼形态对比,将其鉴定为古裂腹鱼属的一个新种:曙光古裂腹鱼(Paleoschizothorax diluculumsp nov )。
    2022-03-03 分享
  • 研究发现添加生物炭有助于土壤消毒后微生物群落的恢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创新团队联合多组学分析和同位素标记法,揭示了生物炭调控熏蒸剂消毒后土壤微生物群落恢复及土壤氮代谢的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危险材料(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2022-03-02 分享
  • 脱氧、水温升高和酸化:二叠纪末大灭绝三大关键因素确认

    据最新一期《古生物学》杂志报道,通过分析现已灭绝的海洋生物曾经是如何生存的,德国汉堡大学地球科学家团队将它们的灭绝与以下气候变化直接联系起来:水中氧气含量下降、水温上升以及海洋酸化。
    2022-03-02 分享
  • 孕妇服用欧米伽-3可显著降低早产风险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2月28日报道,此前有研究表明,孕妇服用欧米伽-3(omega-3)补充剂可显著降低早产风险。在此基础上,南澳大利亚州启动了世界上首个监测孕妇体内omega-3浓度并在不足时给予补充剂来降低胎儿早产的计划。该试验提供的最新数据表明,体内omega-3含量较低的孕妇补充添加剂
    2022-03-02 分享
  • 迄今最大细菌肉眼可见

    根据定义,微生物的个体小到肉眼无法可见。但据《科学》杂志近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无需借助显微镜就可用肉眼看到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Thiomargarita magnifica),它可长到2厘米,形如一根细绳,相当于花生或苍蝇的大小,比许多其他微生物大5000倍。
    2022-03-02 分享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编辑推荐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数字报)

扫描添加 中国高新APP客户端
扫描添加 导报微信公众号